然而,在进入近代以后,苏州的没落表现出了一个显著的变化,苏州没落有着深层的原因。通过苏州没落,我们大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传统城市的近代化。
苏州有着区位优势,地处中国最先进的长江三角洲腹地,拥有着富饶的土地,丰富的资源,便利的水路、陆路交通。
,美国的施坚雅曾经说过,直到公元一世纪中期,苏州才是中国唯一的经济中心。
苏州的经济发展却开始停滞不前,并且呈现出一种显著的衰退趋势,它的优势也渐渐被上海所替代。
苏州是中国都市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是对于苏州都市的没落,至今还没有专门的论文来探讨。
“城市衰退标志着一个城市发展循环的终结,它是一个城市运动变迁中的普遍性现象”,
从苏州在中国城史中的位置来看,苏州的没落对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规律性有很大的帮助。
从10世纪起,苏州的经济就开始了一段时间的衰落,到了近代,这种衰落就更严重了,主要体现为,首先,苏州与内地的农业经济开始走下坡路,
根据资料显示,从嘉庆到道光的四十多年里,苏州一带一直受到干旱、洪灾的影响,严重的时候甚至有十多次,在这样的条件下,苏州一带的农民越来越穷,很多人破产。
“苏省是个税收重地,三县(长洲元州、吴县)尤其严重,地主催租、求租,经常被抓,动辄就是几百人被抓。”
,而且也是一座轻工业之都,但是到了十九世纪中叶,苏州的手工业就开始没落了,
“吴门首以织机为主,在东边各有一家,但在道光十六年之后,织机被毁,工匠们哀嚎而亡,惨不忍言,尤其是在西方工业产品进入苏州之后,更是给苏州的手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八四六年,苏州的传统手工业,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如今,洋布流行,价格与织品相当,但宽度却是织品的三倍,是以布市萎缩,蚕棉得丰,却无一能回本。
之后,对苏州的手工业造成了更大的冲击,就拿丝绸来说,在道光年,苏州丝绸产业虽不复乾隆时期的繁荣,但根据海关税收处的统计,
但在太平天国之战中,被摧毁殆尽,一直到1880年,织机只剩下五千八百台,到1911年,织机只剩下七千多台。
在近代新型产业的崛起,以及其他城市的手工业的崛起,使得苏州逐渐丧失了作为一个手工业的核心地位。
不过,出口到欧美国家的货物,大部分都是从上海商人那里购买的,然后通过上海商人的渠道出口。
中国的棉花、茶叶、丝绸、大米等货物,都不再经过苏州,曾经是中国最大的粮仓的苏州,再也没进口,也没有出口。
战争以前,苏州的人口高峰时期超过一百万,如果算上城镇,可达到一百五十万。
然而,后来苏州的经济不景气,以及太平天国时期的战乱,使得苏州的人口锐减。
尤其是在太平天国战争中,很多人为了逃避战争,背井离乡,逃到了上海,城里的居民被屠杀了两三成。
从那以后,苏州的人口就再也没有回到战争之前的数量了。根据统计,清朝末期,
人口的下降是一个城市衰退的主要迹象。从人口统计资料中能够准确的看出,苏州在近近代是一个没落的过程。
清朝建国后,设立了江南省,康熙六年,江南省又分江苏、安微二省,雍正二年,苏州又分了三个属郭县,分别是
到了1912年,苏州废除了府留县的制度,并将长洲、元和两个县城并入了吴县,这让苏州的发展变得更的艰难。
1927年,南京政府建立后,在南京设立了江苏省政府,按照政府的规定,南京、上海两个城市都与省级政府平起平坐。
,但是苏州却没有被列入其中,所以从行政等级上来说,苏州只是一个二等城市。
工性、商业性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使广大的乡村腹地受到了极大的损害,同时让大量的城市风貌,如基本建设、建筑物,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夜间大火,照亮天空,持续十二个时辰,南北两侧,有无数的鳞片,都被烧得干干净净,火光照亮了天空。”
苏州被清军夺回后,苏州的文人墨客们都在自己的手札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他们看到了自己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到处都是残垣断壁。
昆之地变得荒芜,金阁外尽是废墟,城内只有几座虎丘一塔还在,其余的都已被夷为平地。
按照《海关十年报告》中的说法,战争给苏州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假如没有其它负面影响的线年才能结束。
上海的兴起对苏州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随着上海开放港口,苏州慢慢地发展为区域性的工商、商贸、金融中心,上海代替了苏州的传统经济中心,苏州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格局中,逐步处于次要的位置。
上海是一个以城市为核心的地区,它所带来的强大的产业聚集效应,是上海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八五二年,上海的人口只有五十四万多人,而一九四九年,上海的人口就有五百四十万多人,比一百年前多了十倍,而一九三三年,上海的工业产值就达到了十一亿多,占了全国的半壁江山。
并在近代作为中国本土产业与外资的重要投资地点时,苏州在经济上的“忠臣”地位已完全消失。
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传统的封建性的消失,苏州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这种阻碍大多数表现在对封建性行业的控制上,著名的经济史学者
不仅不利于苏州的手工业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苏州的手工业向近代产业的转化。
战争以后,苏州已拥有了227个各种行业的会馆,这是目前国内最多的一次。
根据黄钧宰(《金壶逸志》)一八七二年十二月十四日(上海公报)一篇文章,作者曾提到过苏州一家金箔公司的老板,因为违反了行业规定,被同僚们活活打死。
苏州有七十多家手工业行会,但很多行会到了十九世纪七十、八十年代,为了控制市场的竞争,实行统一的工价,这就是苏州的封建制度,它对新兴的工业起到了制约作用,这就是苏州经济发展迟缓、落后的原因。
其没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时候都是各种各样的因素相互影响的结果,所以,要把它一概而论是很困难的。
,还面临着外力的影响与社会结构的变化,再加上自然灾害与战争等自然灾害,使得苏州的没落呈现出一发不可收拾的颓势。
1.何一民.近代中国襄落城市:个被忽视的重要研究领域.四川师范大学学报.
3.宫崎市定.朗明清时代的苏州与轻工业的发达[J].东方学.1951(2)
4.马敏,朱英.传统与近代的二重变奏—晚清苏州商会个案研究[J].巴蜀书社.